怎么在和上级沟通中占到上风?
内容转载自:跨境电商Day One
事情的起因,是有位大佬换了新工作后,竟然同时对接两个领导,A领导让干一件事的时候,B领导又开始催交任务了。deadline还是重合的,最后大佬疲于奔命,发现不加班根本完不成任务,非常内耗,思来想去,觉得问题还是出在多重领导上。
大佬跟上级反馈这个问题后,领导给的答复是你才来公司,有些流程不熟,所以导致时间利用不够高效,熟悉后就好了,我帮你排下任务的重要优先程度,言下之意,你呢还是按原样,既要听A的,也要听B的。
大佬顿时无语了,绕了一圈又绕回来了,而且——
我说我不能接受多重领导,你问我眼睛干不干?这个王顾左右而言他,典型的职场PUA有没有?
由这个问题引申开来,就是今天我们要聊的一个职场话题,不对等沟通。
所谓不对等沟通,指的是有些话和同事可以说明白,和朋友可以说明白,但是一旦跟地位不平等的人(e.g., 领导)沟通起来,就千难万难。你不知道领导是在装傻,还是真不明白。也不知道自己是没表达清楚,还是在委曲求全。总而言之,进领导办公室的时候一路好的明白收到,+1ok没问题,出来一复盘,快被自己蠢哭了。
究其原因,其实是在不对等沟通中,双方势能不一样,高势能方对低势能方天然获得了buff加成,打工牛马一路扛着破甲/虚弱/混乱/沉默等等debuff跟上级沟通,结果能满意才见鬼了。
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Lee列举了以下几项导致打工人和领导势能差异的因素:
学历工龄(当前公司)职位公司规则和流程的熟悉程度业绩眼界与格局
我们一样一样分析。
学历跨境电商对学历基本没什么苛刻的要求。以Lee的经验,英语水平过得去的话,大专以上五五开,本科以上一换一。所以如果你的学历是大专以上,双方的学历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至于有人一定要特别强调自己是名校,是211,强调我们之间不一样,我也想说一句,你都混到跟我一样做跨境电商了,高学历是污点不是勋章好吧。是不是别的行业不要你?你是不是叛逃到这个行业来的?叛徒又神气什么?
矫枉还需过正,Lee在此斗胆排个学历比较顺序:
学历比较公式:名校<大专<普本(仅限跨境电商行业)
工龄拿同一家公司的工龄欺负新人没什么意义,往后大家最好谈职业生涯,即行业累计工龄。此外,领导的工龄可以是丰富精彩的一天,也可以是重复摸鱼的一天,如果真要比工龄,大家最好比较有效工龄。
另外强调一下,加班可以有效提升工龄时长。由此可得:
工龄比较公式:累计工龄=∑(有效工龄1 , 有效工龄n)*加班系数
职位这个确实没什么好辩的,领导您目前确实比我强。但是跟工龄同理,谈职位的时候,我们最好谈职位升迁速度,而不是谈职位高低。职位可以靠时间熬,熬到同一批入职的人都走光了,你就是资历最老的那个人,往往就升官了。所以职位升迁速度反映的才是个人能力。由此可得:
职位比较公式:升迁速度=(当前职位-上个职位时长)/上个职位时长*100%
公司规则和流程的熟悉程度
这个其实不能作为对方比你厉害的证明,但是Lee放在这里了,想谈的不是对公司规则和流程的熟悉,就像你把亚马逊的政策背的滚瓜烂熟也做不好亚马逊一样,任何一个规则和流程都重在理解运用,而不在熟悉。重在突破,而不在遵守。规章制度也好,流程sop也罢,归根结底都是为公司简化管理而设定的。强者只会参与规则流程的管理制定,但绝不会因为公司的规章制度而自缚手脚。面对规章制度,如果一开始就奔着follow而不是debug的态度,如果对新规则不能迅速应变并从中受益,那就没有一颗强者之心,坐在那个位置上也是尸位素餐,不配做领导。由此可得:
规则理解能力比较公式:规则理解能力=规则受益程度/规则损失程度*100%
业绩电商行业实力以业绩说话,但是跨境电商业绩的含水量可以高到什么程度呢?远胜过广东地区回南天那条永远吹不干的内裤湿度。所以我们有必要挤挤水分,比如说业绩原地踏步和连年增长,含金量不可同日而语。走狗屎运在好公司接爆款做出来的业绩,和开荒白手起家一路杀出来的业绩,含金量同样不一样。有利润和没利润的业绩,也不一样。由此可得:
业绩比较公式=业绩增长率*开荒系数*利润率
眼界与格局这里的眼界与格局,特指当你的上级是老板的时候,怎么评判这个老板给不给力?有人说要找年轻的老板,因为好沟通,最好还是富二代创业的老板,因为不差钱,也不像创一代那么抠。这些标准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没有直指核心。老板的核心就是两个词,一曰眼界,一曰格局。眼界代表正确的方向,格局代表在正确的方向下能做多大,走多远。这两者之外,老板的其他都是浮云,不重要。比如老板脾气好不重要,钱给够比脾气好重要。老板不懂亚马逊也不重要,不在该烧钱的时候要求止损,该赚钱的时候要求跑量,不添堵不添乱,就是好老板了。
以上六点,就是导致打工人和领导上级之间势能差距的原因,但是在Lee的视角下,把大部分跨境电商的领导代到上述公式里掂量掂量,恐怕都有点缺斤少两,名不副实。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跨境电商,特别是亚马逊这个平台,发展才短短十来年,一个十年经验的运营,就敢称行业老兵,一个如此新兴且仍在发展的行业,哪有什么管理上的金科玉律可言?发展的问题要放在发展中解决,我们每个人作为其中一员,所参与、讨论、碰撞、变革的每一步,都是跨境电商过去对当下的映射,而当下也即将成为未来的历史。
创造历史的永远是人民大众,而不是什么上级领导。
所以我劝诸君重抖擞,在和领导的沟通中,狂妄自大不可取,妄自菲薄同样不可取,ta比你唯一强的,可能就是早做了几年亚马逊,ta就这一个buff增益而已,你在沟通中不至于给自己加戏,挂一身debuff吧?平常跟同事朋友怎么沟通的,跟领导上级就怎么沟通。平常心对待就好。
至于来自领导的夸奖也好,批评也罢,Lee作为过来人,态度一向是十六字方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前一句讲的是面对善意的批评或者夸奖,该吸收改进的还是要吸收改进。后一句讲的是,夹杂在善意之外的负面情绪和恶意打击,这时要拿出一点天山童姥练【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的中二精神出来了,你甭管对方怎么讲,只当是王八念经。最了解自己的人只有自己,没有人可以随便judge我,孔夫子不行,老天爷也不行,你一个职场上级就更不行了。
一颗平常心+十六字方针,足以保证大家和上级沟通时能据理力争,不卑不亢地表达自己的诉求了。
以上,希望能帮到陷入和上级沟通内耗的各位,祝大家在和领导沟通中都能取得好结果。END
本文地址:http://mip.lainuan.cn/archives/2178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跨境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侵权链接、联系方式等信息发邮件至candieraddenipc92@g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