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命令宣告4.2万枚商标生死簿,中国卖家的品牌在合规铁锤下迎来审判

内容转载自:白鲸国际

一纸命令宣告4.2万枚商标生死簿,中国卖家的品牌在合规铁锤下迎来审判

一、事件回溯:4.2万商标暴雷始末

1. 违规代理引爆系统性造假

2025年2月24日,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发布531页《补充陈述理由令》,指控三家深圳代理机构——XX成长、必X道、XX公司在2010-2023年(主要集中在2017-2022年)代理的4.2万件商标中存在: 

(1)伪造律师签名与资质:虚构美国执业律师身份提交申请; 

(2)提交虚假使用证据:如PS产品图、捏造销售记录; 

(3)隐瞒代理参与:规避USPTO对代理资质的审查。 

此举导致所有涉案商标的注册决定基于“错误事实假设”,构成根本性欺诈。

2. 2025年7月28日终极裁决

USPTO发布《重新考虑注册决定的命令》,明确三类商标处置方式: 

(1)已注册商标:直接撤销效力,亚马逊备案同步失效; 

(2)申请中/已宣誓商标:恢复审查但标记“异常状态”,需额外提交合规证明; 

(3)历史“侥幸”注册:即使已使用多年,一经查实虚假材料即追溯撤销,且“错误注册决定无法律效力”。 

一纸命令宣告4.2万枚商标生死簿,中国卖家的品牌在合规铁锤下迎来审判

关键时间点:申诉窗口于3月26日关闭,仅89件提交申诉,多数卖家应对较为被动。

二、商标失效的三重连锁危机

   平台运营崩塌

亚马逊品牌备案注销:失去A+页面、防跟卖工具等核心功能,商品链接沦为“无主状态”无法编辑; 

店铺安全风险:系统自动标记“品牌滥用”,新品牌备案通道关闭,严重者触发账户封停。

   市场竞争失序

恶意跟卖泛滥:失去商标保护后,竞争对手可肆意复制产品链接; 

抢注潮涌现:如江苏463家企业578个商标遭第三方抢注,品牌资产归零。

   法律风险升级

若翻新产品(如深圳路由器翻新案),可能面临假冒注册商标罪指控,最高刑期4年6个月。

三、卖家自救:紧急止损与合规重建

策略1:重启商标申请(核心路径)

更换合规代理:选择USPTO备案美国律所,验律师ID+执业状态,拒绝“代签挂名”; 

调整商标要素: 

(1)修改字体/图形设计,避免与原商标雷同; 

(2)切换商品类别(如从“服装”改为“配饰”); 

(3)采用“意向使用”基础替代原申请方式; 

(4)提交真实证据包:包含产品实拍图(带LOGO)、销售链接、海关报关单、物流单据,杜绝PS痕迹。

策略2:平台备案紧急迁移

1. 立即解除旧备案:在亚马逊后台主动撤销涉案商标绑定,避免触发“品牌滥用”标记; 

2. TM标快速备案:新申请进入审查阶段(TM状态)后,立即重新备案至亚马逊; 

3. 品牌过渡操作:通过修改旧链接品牌名、视频验证等方式关联新商标。 

风险提示:二次备案可能被亚马逊系统拦截,且后期仍可能因USPTO撤销名单排查导致下架。

策略3:长期合规防火墙 

代理双核查机制:验中国代理资质+查美国律师在USPTO备案状态(辰海云暴雷因律师资质造假); 

年度证据审计:每季度更新“商标使用台账”,归档合同、发票、宣传物料; 

多国商标布局:同步注册欧盟、日本等商标,通过亚马逊透明计划(Transparency)防跟卖,分散单一国家风险。

自救倒计时已从裁决发布开始,而每一步合规操作,都是在为品牌重建护城河。当4.2万商标在虚假签字中崩塌,唯有彻底的真实与专业,才能托起下一个全球化品牌。 

本文地址:http://mip.lainuan.cn/archives/2090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跨境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侵权链接、联系方式等信息发邮件至candieraddenipc92@g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