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爱上白宫保洁”,短剧出海“圈粉”全球

内容转载自:TK观察

“天凉了,该让王氏破产了!”“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人了”“敢动她,你就等着付出代价”——这些曾在霸总小说里反复刷屏的“玛丽苏”经典台词,如今摇身一变,成了短剧圈的“流量密码”。它们自带的“霸总气质”加之短剧演员的生动演绎,让原本略显浮夸的台词在短剧剧情中反而呈现出独特的“土味苏感”,再搭配上密集的戏剧冲突,即便单集仅1-2分钟,也能精准戳中观众的“爽感神经”。惹得不少国内网友陷入“又爱又恨”地追更日常中,他们一边在社交媒体上吐槽“又土又尬”,一边手指诚实地付费解锁下集,追剧追到根本停不下来。目前这股短剧热潮在国内不仅没随时间的流逝而有所减退,反而像滚雪球般持续升温。更令人意外的是,中国短剧的风竟跨越了地理边界,吹向海外,在美国市场收获了大批高龄女性的“芳心”,成为她们日常消遣的“新宠”。

从“霸道总裁爱上我”的甜宠情节,到“总裁先婚后爱”的情感拉扯,再到“草根逆袭打脸”的爽感释放,国内短剧总是以“他逃她追,她插翅难飞”这类强冲突剧情,让观众忍不住攥紧拳头,在“又上头又想吐槽”的复杂情绪里,跌入欲罢不能的追更模式。它就像当代人的“电子榨菜”,总能在午休、通勤等碎片化间隙,快速完成一次情感上的“调味”。

在国内短剧市场中,存在一个颠覆认知的现象——比起年轻群体“理性追剧”的克制,国内大爷大妈反而成了短剧付费的主力军,心甘情愿地为剧情解锁自掏腰包。为此,一些国内短剧制作团队甚至还创作出《闪婚老伴是豪门》、《大妈的世界》、《五十岁保姆嫁豪门》等作品,来维稳或扩充高龄粉丝群体。如今国内短剧早已告别“小打小闹的草台班子创作”,从建立专门的拍摄基地“竖店”进行规模化拍摄,到行业规范逐步细化完善,属于短剧产业的成熟工业化生产体系正在加速成型,而这些升级举措也让“短平快”的内容生产有了一定标准化的支撑。

“特朗普爱上白宫保洁”,短剧出海“圈粉”全球

另一边的海外市场,短剧才刚让国外用户尝到“上头” 的滋味。在美国,大量50岁以上的中年女性已成为中国短剧的 “铁杆粉丝”。其中《特朗普爱上在白宫当保洁的我》更是掀起“现象级狂欢”,这部剧以“特朗普放弃现任第一夫人,执意迎娶白宫保洁员” 为核心角色设定,用“总统为爱解散内阁”等荒诞狗血桥段制造密集爽点,不仅在三个月内狂揽1.5亿美元,更意外盘活了因罢工陷入低谷的好莱坞三线演员,使其收入暴涨七倍。

短剧在海外出圈后,很多国内网友的评价呈现出明显的分歧,有人调侃道“这次总算轮到国内“糟粕”输出国外”,也有人担忧——这类带着“土味”标签的短剧,会让海外用户对中国文化产生刻板印象,将中式文化与“土”、“狗血”等非正面词汇强行绑定。事实上,这类担忧并非首次出现。从TikTok到直播带货,再到短剧出海,这些在国内生长起来的生活娱乐形态出海时,总会引发类似讨论。但回顾过往案例,TikTok凭借短视频内容运营风靡全球,Temu通过低价+半托管模式晋升为海外头部的跨境电商平台,安克也凭借精准的市场适配实现成功出海,它们的出海轨迹都证明了,当国内的内容或模式完成海外市场适配调整与升级后,是可以融入海外本土用户的生活场景的。就像之前习惯货架电商以及线下购物模式的美国消费者,如今也逐渐接纳了TikTok短视频带货模式——同理,短剧在经过市场洗礼和架构升级后,同样有机会成为海外用户娱乐休闲方式之一。

“特朗普爱上白宫保洁”,短剧出海“圈粉”全球

中式短剧席卷美国市场

中国短剧出海也并非一蹴而就,其发展历程甚至和国内算是同步。2020年,国内短剧赛道初兴之时,这种竖屏且单集情节高潮迭起的剧情形式也在美国悄然发芽。当时虽未有大规模水花,但也吸引了不少观众和创作者的目光。

短剧在美国市场“真正”的探索期,还要从枫叶互动推出首个针对北美市场的短剧平台ReelShort说起,该平台初期主要以国内剧的译制剧为主,将国内已经成熟的霸总、甜宠等题材引入美国市场。其早期作品如《命中注定我的禁忌之恋》,就是将中式“灰姑娘”套路与西方狼人家族设定进行融合,以测试美国女性观众对这类题材的接受度。同早期直播带货在美国市场的反响一样,短剧在美国市场中同样遭受“冷漠对待”,不过,这次试水也将“短剧”概念引进美国观众认知范围内,为后续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特朗普爱上白宫保洁”,短剧出海“圈粉”全球

2023年,短剧在美国市场驶入快速发展车道。经过前期市场测试的ReelShort,开始加大了对IP改编以及北美本土化内容制作力度。其在同年6月上线的《我的亿万富翁丈夫的双重生活》,以千万美元级收入成为短剧出海史上首部现象级爆款,为行业撕开了市场缺口。巧合的是,2023年7月好莱坞爆发了首次全行业罢工,这场罢工潮也意外为短剧本土拍摄团队的搭建提供了“窗口期”——传统影视行业停工,大量演员面临失业危机,短剧产业恰好可以以日薪1500美元(原群演薪资7倍)吸纳人才。抓住这一契机的ReelShort,不仅成功启用美国当地演员、拍摄场景,更在内容上进行本土化改造,将国内擅长的霸总甜宠内核,与欧美观众熟悉的狼人、吸血鬼等文化符号融合。

最经典的代表作就是当时暑期推出的《Fated to My Forbidden Alpha》(《命中注定我的禁忌阿尔法》),其凭借“狼人霸总+救赎爱情” 的混搭设定爆火,直接带动ReelShort破圈。到11月,该平台已登顶美国iOS娱乐应用下载榜,甚至一度超过TikTok,母公司枫叶互动甚至入选《时代》全球百大影响力企业,这一成绩在行业内掀起震动。至此,国内企业纷纷入局,点众科技的DramaBox、九州文化的ShortMax(原名ShortTV)等40多个短剧平台相继登陆美国。据统计,2023年中国短剧相关平台在美国的海外收入已达1.7亿美元,这也标志着中国短剧在美国市场从“单线作战”进入“集聚式落地”阶段。

中国短剧在美国市场引起大规模轰动是在2024年。这一年,众多爆款短剧集中涌现,如ShortMax平台的《The Divorced Billionaire Heiress》(《离婚的亿万富翁女继承人》)以3500万美元登顶北美短剧票房榜首。更创下“20万美元成本实现三个月收入3500万美元”的惊人战绩,投资回报率超170倍。就连该剧导演也从曾交不起房租,依靠送外卖谋生的状态,一跃成为身价千万的行业红人。“特朗普爱上保洁”系列剧也是在这个阶段上线的,而这部剧的付费人群占比中,50岁以上女性付费率高达50%。与此同时,短剧产业市场热度同样处于飙升状态,据悉,2024年北美市场单月充值突破7000万美元,占中国短剧海外总收入60%以上,成为短剧收益的主要市场。

“特朗普爱上白宫保洁”,短剧出海“圈粉”全球

不过,在产业爆发的背景下,导演高峰的一番话却不由令人陷入深思。他在采访中直言“我们在抄作业,抄中国的作业,相当于现在在抄中国2021年的作业”。将国产短剧内容换汤不换药地移植到美国市场,这样的路径,真的能支撑行业的良性发展?这就不由让人联想到Temu的低价竞争模式至今争议不断——正如此前TK观察对刘强东关于跨境电商模式评论的分析所得出的,单纯复制国内成功路径出海,或许能在早期快速打开市场,却难免埋下“可持续性”的隐忧。然而现在的跨境电商靠单一的低价模式已经行不通了,很多卖家也都在考虑品牌化、本土化、差异化等多元化打法来提升自身竞争力,那换到短剧市场,后续是否也会有这样的差异化打法升级?

到了2025年,尽管中国短剧在美国市场中热度不减,但从一些现象来看,似乎有进入转型期的端倪。据了解,2025年Q1季度,海外市场中的中国短剧APP激增至237款,全球累计下载量2.7亿次。且据Sensor Tower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ReelShort母公司枫叶互动与DramaBox背后的点众科技,二者海外的内购收入分别达1.3亿美元和1.2亿美元,是全球短剧应用收入榜上的前两名。与此同时,短剧产业也正在美国市场中释放积极价值,不仅填补了好莱坞影视作品“冷淡期”的空白,丰富了美国观众的娱乐形式,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好莱坞罢工带来的演员就业压力,成为影视行业特殊时期的“缓冲带”。

但在这背后,部分产业隐忧也在逐渐浮出水面。一方面内容同质化问题加剧,导致用户复购率下降40%,暴露了产业“抄作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版权纠纷频发——近日,国内短剧制作公司听花岛发布声明,称旗下《卖菜大妈竟是皇嫂》、《冷面小叔宠嫂无度》,两部版权短剧被ReelShort“一比一抄袭”。就连ReelShort的“对家”点众科技,也曾公开表示《出走后,两个竹马悔疯了》、《女王》、《尊老爱幼》等自有版权作品遭受其侵权。这些现象似乎都在表明,在经历高速扩张后,中国短剧在美国市场的发展,正在逐步从“批量式大规模发布”向“内容高质创新”转型,而如何解决内容创新也将成为短剧出海走向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特朗普爱上白宫保洁”,短剧出海“圈粉”全球

从跨境电商到短剧出海,国内平台、企业和卖家出海路径都存在一定的共性。从行业发展的企业数量维度来看,无论是跨境电商还是短剧出海,两者都遵循相似的演变轨迹——二者早期多是“孤胆英雄”式的零星探索,少数现行者闯出成绩后,便引发批量企业集体入局,再到细分赛道基础盘达到上限后,行业竞争转向企业之间的竞争;从单个个体出海视角来看,跨境电商卖家与短剧企业出海策略在底层逻辑上也有一定的契合度。国内卖家早期依赖复制国内成熟打法打开市场,到如今需要通过品牌化、本土化等多维度强化自身实力,以此提升出海成功率。短剧企业同样如此——从早期将国内热剧梗套上美国文化“外衣”就能打造爆款,到如今不得不面对同质化以及版权侵权等深层问题,需要企业从过去“简单移植”转型成“内容创新”。在大方向上,二者都经历着从“粗放扩张”到“精细化深耕”的升级,这不仅符合一般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国内产业出海过程中绕不开的成长轨迹。

短剧和TikTok

TikTok是一个同时具备两种属性的平台,在作为社媒平台时,海外创作者会倾向于在平台中发布能吸引更多用户关注的内容作品。而短剧密集紧凑的情节设定与TikTok爆款视频的“黄金前3秒”逻辑存在契合度很高,因此不少创作者也会分享短剧切片或者模仿短剧片段来吸引用户观看。据数据显示,TikTok全球月活跃用户已于今年5月突破十亿大关,其中欧美用户占比达30%,这也为短剧在TikTok平台上的传播提供了庞大的用户受众基础,目前TikTok平台上,#shortmovie 相关作品达46.02万,#shortfilms 词条下作品数量达到26.5万。从社媒层面看,TikTok为短剧提供了更方便触达广大海外用户的宣传路径。

而从内容电商层面来看,短剧平台与TikTok平台搭配效果也很显著。同作为主打“短平快”的平台,部分短剧平台也会选择入驻TikTok,通过发布短剧作品前部分的免费剧集吸引用户注意,以此引流到短剧平台端付费观看。这种模式也类似于独立站模式,通过“TikTok内容种草+独立站下单成交”,只不过是引流对象从独立站转变为短剧平台。目前,ReelShort在TikTok平台上粉丝量达到280万,热门短剧切片播放量甚至达到上千万次。在TikTok上发布相关短剧切片,对于短剧平台来说,一方面可以引流至平台端完成付费观看,另一方面,也可基于TikTok的流量基数实现平台的有效宣传。

“特朗普爱上白宫保洁”,短剧出海“圈粉”全球

而从TikTok端来看,TikTok已于2023年推出的短剧专区,允许短剧创作者将剧集拆分为多集,用户通过观看广告或付费解锁后续内容。目前,该模式在东南亚已跑通闭环,如在菲律宾市场中,菲律宾观众可以通过观看广告免费解锁剧集,同时也通过了小黄车带货,在小黄车中上架多款剧中同款产品,在跌宕起伏的剧情渲染下,吸引用户完成“激情式”下单成交。除了小黄车带货外,短剧直播reaction也能收获不少来自同步观看的观众的直播打赏。短剧的出现也丰富了TikTok平台中创作者的变现路径,为吸引更多达人入驻也提供一定的基础。另外,虽然TikTok美区短剧专区尚未完全确立,但是在今年的5月13日,TikTok美区开启小程序“TikTok Minis”测试,首批上线了3款短剧小程序:DreameShort、ShortsWave Minis和Sereal-US,与8款小游戏共同构成新内容板块。随着这款小程序的逐步成熟,后续TikTok美区在短剧板块的内容发布或许也有机会不断扩容,生成更多元化的短剧内容模式。

TK观察认为,短剧或许可以为TikTok Shop卖家提供一定的创作思路。现阶段,TikTok平台对于内容的监测力度正在不断加强且GMV MAX更是对卖家内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搬运国内的爆款视频内容、简单的二次创作或者AI生成内容都有可能被限流或者无法投放成功,而短剧内容属性在一定程度上或许可以为TikTok提供灵感,除了以剧集+小黄车上架同款外,泰国剧情式广告,通过超长铺垫、夸张、搞笑、煽情等方式讲述故事,在情节发展中不轻易露出广告元素,直到最后一秒才揭示广告主题或产品信息,既满足平台对内容质量的要求,也符合美国用户对于听故事的爱好属性。在商家自生产内容逐渐走向带货前端时,短剧模式的带货内容或许可以帮助卖家更快打入消费者视线范围内。

《特朗普爱上在白宫当保洁的我》这部短剧表面上看,讲述的是美国总统与处于平民阶层的女主角之间地位悬殊的爱情,但其本质是中国娱乐产业对全球人性痛点的精准狙击,用荒诞猎奇的剧情填补了年轻群体的视野边界以及中年群体的精神空缺,但同时也将中式文化输出局限在“快感”、“爽感”层面,这就好比TikTok卖家出海的早期阶段,一味地进行低价铺货模式。但现实证明了,单一竞争模式不存在长期可持续性,卖家需要不断打磨自身实力来巩固自身竞争壁垒,同样短剧企业可能也需要在短剧模式中融入更多的中式文化以及美国本土化内容,已实现短剧内容创作的突破。如近年来在国内质感颇受好评的《重回永乐大典》、《原罪》、《午后玫瑰》等。这些佳作也在进一步证明短剧并非只能通过“土位”、“荒诞”、“猎奇”等非中性角度,才能出圈,有一定的文化底蕴的短剧也是能够吸引用户观看甚至付费。

本文地址:http://mip.lainuan.cn/archives/1731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跨境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侵权链接、联系方式等信息发邮件至candieraddenipc92@g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